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 中国国际动漫节>动漫产业新闻

用真实社交遏制游戏强迫症

    近日,一个代号为“蓝鲸”的游戏因造成全世界范围内众多青少年玩家的自残及自杀行为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笔者认为,要想遏制“蓝鲸”这类游戏带来的强迫症式游戏体验,不妨采取替代疗法,比如让游戏玩家在社交基础上获得更有成就感的游戏体验,达到治本的效果。

    此前曾有人总结过游戏玩家患上游戏强迫症的状态:套装、成就全收集;地图、场景全探索;射击游戏打了两枪就换子弹;地图上的箱子必须全部开启;将NPC全部对话一遍;一分钟一存档;精心创造一个独特角色;场景内物品全破坏;见到新游戏就下载;打完这一把就去睡……

    当然,这些与游戏体验相关的强迫症客观上能让玩家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惊喜。一些玩家在与笔者交流时表示,他们对上述强迫症状态感同身受,尽管某些游戏玩起来很无聊,但还是比做其他事感觉有意思些,于是,无聊了就到游戏里做一些“无聊之事”来打发时间。

    不过,强迫症状态有时也会“下线”,比如在流行了十余年的游戏《魔兽世界》中,就有玩家并不热衷于战斗和任务,而是每天去游戏里那块叫做艾泽拉斯的大陆“闲逛”:在星空下看星星、围着高山寻找不一样的山谷……

    其实,一般的强迫症通常“人畜无害”,多为玩家一时心血来潮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玩法;有一种强迫症对“钱袋子”有害,即忍不住在游戏里不断花钱,究其根源,或许是想借此“刷”出存在感和成就感,在虚拟世界中赢得面子。

    回到“蓝鲸”,这类游戏吸引的多是现实世界里很少被关注或很少获得肯定的青少年,他们或许在物质层面并不匮乏,但缺少情感上的关爱,因此,通过一种刺激的游戏规则在极短时间内获取外界关注,对他们而言具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

    钢筋混凝土构建起的城市森林,滋生出一种拒绝传统社交、沉迷“宅”状态的城市病,这也正是“蓝鲸”之类的极端社交游戏能够如病毒般蔓延的温床。破解之法,就是让阳光驱散迷雾,用真实的游戏体验让迷失在“蓝鲸”游戏中的人,回到现实生活的阳光下。

    健康的社交游戏可进行同伴教育,让玩家获得真实社交的愉快体验。比如2016年的《精灵宝可梦GO》游戏,就通过AR技术让一部分人有了在户外探索更多新鲜事物的欲望。2015年有媒体报道,国外一个自闭症女孩经常在病发时玩沙盒游戏《我的世界》来缓解情绪,她甚至在游戏里创造了一个自己的王国,供虚拟世界的小伙伴们参观。 有心的游戏玩家还可以构建自己的社交游戏圈,在游戏中以“社工”的身份去帮助不同的游戏伙伴,《我的世界》的一些游戏玩家曾联合提出“用游戏帮助自闭症儿童与世界沟通”的倡议,通过《我的世界》游戏平台搭建了一个自闭症线上治疗社区,为自闭症儿童家庭提供沟通工具。

    面对“蓝鲸”,这样的构想还可以更多一些,更“垂直”一些,或许这才是解决游戏强迫症的良方。

人民网  2017年0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