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 中国国际动漫节>动漫产业新闻

当文玩遇上动漫 “盘”出文化新玩法

“来了钊爷!又来挑核桃了?”

他笑着点点头,继续往两边的摊位饶有兴趣地寻摸着。

“钊爷”不是老爷子,甚至连中年人也不算。“我才三十多岁呢!”他咧嘴一笑,“这名号真不是我自个儿取的,是街坊邻居对我的爱称。”

“钊爷”平时喜欢在北京市新官园花鸟鱼虫工艺品市场溜达。他经常身着蓝布汉服和宽松长裤,脖子上戴一条各式珠石制成的挂件,手上还拨弄着一串小佛珠,在东家打打招呼,去西家寒暄两句。记者问新官园花鸟鱼虫工艺品市场的一位店主:“他怎么有这么个称号?”店员笑道:“您瞅他那打扮和晃晃荡荡的走路姿势,整一个员外爷上街的感觉,‘钊爷’这名号便是由此而生。”

老玩主的支持

带动小玩主的创新

“钊爷”真名叫李云钊,从小就在北京老胡同里东奔西跑、上蹿下跳,好动不好静。但他父亲的性格却完全不同,喜欢安静地把玩文玩工艺品,核桃、手捻葫芦、佛珠手串、菩提(十八子)、翡翠玉石都懂个一二。“除开‘上五玩’,我父亲对‘下五玩’也都熟悉。”李云钊摊开手掌数了开来,“紫砂壶、折扇、烟斗、笼鸟、鸣虫,这可都是他们那年代里,北京城中最火最时尚的玩意儿。”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日本、欧美动漫文化开始进入并风靡中国市场,强烈地吸引了当时的中小学生们。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的《花仙子》《星仔走天涯》与欧美的《猫和老鼠》《蓝精灵》等动画连续剧占据了孩子们的寒暑假及晚饭前的“黄金档”。

李云钊的童年就处于那个时期,所以现如今他的回忆里满是各种经典动漫或影视剧中的英雄人物。也正因为如此,李云钊自己创作的文玩工艺品样式也不局限于传统文化和佛家元素,而是以动漫形象为首。“这也是一种文化,只不过可能小众些。”李云钊说,他不愿意人家称自己为非主流玩家,“你可以说我是另类玩家,但我不是非主流,因为文玩这个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的文化特征。即使在我父亲那个年代,这些物件的玩法、形式或流派也都各有千秋。”虽然玩法独特,但在父亲的支持和指导下,李云钊认为自己依然处于主流范畴。

“父亲玩文玩的方式纵然与我不同,但也从未干涉过我。”李云钊回忆说,“他会引导我,指明哪些传统的东西不能丢,哪些可以尝试创新。”

过去,父亲经常骑着“二八大杠”带李云钊游遍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文玩市场,他告诉李云钊,最早的玩主都是家境殷实的主儿。在清末年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父亲曾警示他,喜欢玩没问题,但不能沉迷。文玩中包含了许多传统文化与故事,要从中汲取有用的东西,并以此来修炼心性、磨练意志、锻炼体质。

设计加制作,

既是铁哥们也是好搭档

刚接触文玩时,李云钊还只是自己玩玩,在夜市里淘点成色好的串儿或把件,去网上挑些造型亮丽的核桃。在与一些店家的交流中,他认识了现在的铁哥们大鹏。“这人特牛。”对于朋友的品德与手艺,李云钊很是佩服。

“玩惯了成品后,我也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些有个性的文玩物件。”李云钊听说大鹏雕刻手艺不错,便带着精挑细选的核桃及自己的想法让他试试看。

李云钊把手绘图纸往前一递,上面有他自己设计的花式和样式,整个造型复杂而独特。“大鹏,这个能做吗?”李云钊虽然期待,但也担心,他收和盘这颗核桃花费了不少精力和费用,如果做砸了损失惨重。

大鹏看了一眼图纸和材料,听李云钊把设计思路讲了一遍后点点头说:“应该没问题,过几天来取就是。”这个“应该没问题”让李云钊出了一身冷汗。但话已说出,岂有收回之理,他只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了“应该没问题、也可能有问题”的那几天。

当雕刻完工的成品展现在李云钊面前时,他眼前一亮,惊喜地说:“这就是我想要的!”这之后,两人的交情越来越深、交流越来越密。李云钊的文玩物件几乎都出自大鹏之手,有时他也跑到大鹏的工作室打打下手,出出主意。

“李云钊这人挺直爽、也爱帮人。”大鹏说,“我们哥俩性格相同,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志同道合的两人合计着给作品搞个陈列展,让更多人知道这一类的文玩玩法,也顺道找找爱好相同的玩主。他们除了在网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外,还在花鸟鱼虫工艺品市场租赁了一处小小的玻璃柜,用来陈列近几年来两人设计制作的文玩工艺品。有时心情好,李云钊和大鹏就带上小木凳、大杯茶往玻璃柜前一坐,哼着小曲儿,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如果遇到一些来围观的,两人则会积极介绍展品,并自豪地告诉对方:“这全是我们自己的设计和手艺。”

当然,两人也会遇到想要购买的。每到这时,两人就开启“商量模式”,不是商量卖多少钱,而是讨论眼前的顾客懂不懂,对文玩是不是真爱;或者商议顾客要买的这件文玩工艺品做了多长时间、花了多少精力。舍不得而拒绝卖的情况经常出现,李云钊这时就会建议对方谈谈想法,然后再给顾客定制新的。但新的做成后,他却又舍不得交货,抓在手里思前想后、惆怅不已。

推广文化的最好方式

就是做好手头事

无论在家中还是户外,李云钊都会挂着、戴着、拿着那些与众不同的文玩工艺品。这让他在街上时,经常会遇到上前询问的陌生人。“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些东西是哪儿买的?”他表示,也有人想要与他合影。对此,李云钊发挥了北京小哥儿的特点:唠嗑。只要有人感兴趣,不管认不认识,他都会找个角落坐下来慢慢唠。“这样既能交朋友,也能学学东西。”他经常这么想。

“动漫与文玩融汇衍生出的产物在国内虽然少见,但在海外却比较流行。” 李云钊说,“所以我的作品中与海外文化及动漫元素相交融的比较多,我用‘雕刻’的制作模式将他们一一表现出来”。比如,在日本传统艺术表演形式能剧中,经常会有演员戴着风格各异的木质面具饰演有着不同象征意义的人物及神怪,其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形象叫般若。“般若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很多艺术载体上都得以展示,用于随身携带的雕刻玩物就更为多见了。”

李云钊曾经在一位日本雕刻师处见过一种独特的技艺,是将品相较好的玉石通过极为细小的工具雕琢成神怪形象。对此,他找来相关制作视频与资料,与大鹏反复研究,用橄榄核做尝试,想把这种微小而精致的日本技法与中国技法相融合。经过反复试验后,两人终于拿出了满意的作品。成功后,一些过去特意前往日本找人制作微小文玩的爱好者开始转移视线,与他们进行合作。

“在我看来,文玩文化无需刻意推广,做好自己手头每一件与之相关的事,就是最好的推广。”李云钊笑言,“在此过程中,我还能通过爱好养活自己,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国城市报》  2019年09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