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就是最潮流!多款国产动漫游戏IP亮相CCG EXPO |
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昨天正式开展。 戴敦邦绘画《大闹天宫》、中华传统节日IP《岁时令》、手工艺题材《百工灵》、动画电影《笑傲江湖》……多个国产动漫游戏IP亮相昨天开幕的2024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简称CCGEXPO),点亮二次元的“中国梦”。根据“微博动漫”今年1月1日至6月11日的统计,3800个IP超话中,国产动漫占46%,这一比例还在持续增长。其中,《天官赐福》《魔道祖师》《时光代理人》等爆款IP的超话互动量超百万级。 记者注意到,《原神》《明日方舟》等爆款游戏IP、《雾山五行》等国产动漫IP不仅在国内受到追捧,还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广泛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焕新,其本质在于有产品思维和用户意识。文化产品应有清晰的目标受众,而不是观念先行去传递价值观。”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剑认为,在全球范围流行的国产游戏、动漫IP都具备了助力文化出海的优势,“只有先把产品‘卖出去’,蕴藏在其深处的文化内涵才能‘传出去’。” 国产动漫游戏IP迅速崛起,“国潮”就是最潮流。 -青春态- 老画家与二次元同频共振 昨天14点,刚过18岁生日的刘敏君在戴敦邦艺术馆《大闹天宫》西游特展逗留许久,一幅幅笔触细腻、印制精美的国风画片吸引着他的目光。这批“西游场景画”原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记》中的插图,此次在CCG EXPO首次公开展出。“一直很喜欢戴老先生的画作,我之前收集过《水浒传》《红楼梦》的画册和卡牌。趁着暑假来逛CCG EXPO,主要就是来看《大闹天宫》的美猴王。”刘敏君告诉记者,逛展收获颇丰,不仅盖上了美猴王套色印章,还拿到了“吃俺老孙一棒”圆扇。 每一个成功的IP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情感链接。出生于1938年的戴敦邦长期为中国古典文学绘制插画,他的作品汲取国画的精华,具有浓烈的个人风格。如今,86岁的老画家与年轻二次元同频共振。“创作出年轻朋友们喜爱的艺术品,是我画画的第一要务、第一需要。”在戴敦邦看来,连环画、卡牌等出版物受到追捧,其核心是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好故事值得画。我们要在内容、形式、风格上推陈出新,用年轻人喜欢的形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明天下午,戴敦邦将现身《大闹天宫》西游特展,为慕名而来的粉丝现场签售。戴敦邦艺术馆还与展会主办方联名推出官方限定的珍藏版画,新书《惊破霓裳羽衣曲——戴敦邦绘〈长恨歌〉赏析》也在现场开启预售。 “消除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折扣’现象,其关键要从共同价值、意识和审美出发,抓住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精髓,用现代科技手段去表达。”徐剑说。在本届展会上,记者看到,一批国产IP通过漫画、小说、影视、模型、玩具等多元形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动画电影《笑傲江湖》首次亮相线下展会,预计2025年上映。恺英网络自研的《岁时令》首创中华节日拟人题材绘本式科普漫画,涵盖民俗、美食、诗歌等多元内容,微博话题阅读量超1900万。《百工灵》寓传统手工艺流程于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中,漫画在快看、掌阅等平台上线,人气值超千万;实体小说于2023年底出版上市;模拟经营类游戏正在开发中。去年12月,《百工灵》与中华老字号“王星记”跨界合作,以动漫载体普及黑纸扇的非遗制作技艺,打造“破次元”的文化交流。 -风向标- 国产IP衍生品引领潮流 近年来,国产动漫游戏IP正在迅速崛起,逐步打破了海外厂商的垄断地位。《中国动漫游戏IP产业报告》显示,国产IP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不断迭代而兴起,从漫画、影视、互联网到移动端,释放着旺盛的创作生命力。 国产动漫游戏IP正在不断延展可能性,从线下实体到线上虚拟,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2020年前后,国产IP的声量显著提高,《原神》《明日方舟》等游戏将技术创新、媒介优势和优质内容有机融合,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优异成绩。去年,中国总计有62部动画电影上映,票房呈国产电影引领、进口电影跟随的趋势。在日前闭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两部漫画改编的真人电影《异人之下》和《镖人》展示了中国历史和武侠特色。另外,CCG EXPO积极推动中国动画电影在日本的线下放映。 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中国生产的IP衍生品成为市场主流。在年轻访客总数最多、最热门的南京路、徐家汇、静安寺等商圈,大悦城、百联ZX、美罗城、新世界城、市百一店等商业地产购物中心积极引入二次元业态,推出丰富多元的原创IP衍生品,带动更广义的生活杂货品牌纷纷入局。这种精准吸引年轻群体的实体商圈业态正在向全国其他城市蔓延。以IP衍生品专卖店“漫魂”为例,上海门店的客单价最可观,其商业触角已伸向成都、南京、西安、武汉、长沙等城市。 当下,我国正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积极培育文娱旅游、国货“潮品”等消费增长点,为动漫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动力。专家认为,正版IP授权体系、收藏与交易市场、快闪主题展等模式,将为国产动漫游戏IP商业化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年轻人往往因为爱上某一个IP,参与各种相关的文化消费活动:看电影、逛展会、享用主题套餐、购买联名产品等。未来,随着内容媒介的分化,他们将找到自己的“灵魂IP”——不仅是兴趣爱好,更是社交身份认同。 作者:宣晶 |
文汇报 2024年07月0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