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绘本到IP孵化!杭师大团队揭秘《瓷忆宋华》背后的宋韵美学 |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大赛上,由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选送的作品《瓷忆宋华》荣获潜力奖漫画,展现了青年学子在传统文化创新表达上的独特视角。 今天,国漫君走进杭州师大文创学院,与主创团队进行深入交流,探询参赛心得,挖掘这部获奖作品背后的创作历程。 团队介绍:《瓷忆宋华》由章瑞智、陈孟伟、叶婧萱参与,师生共同创作。 章瑞智 (主持) 陈孟伟 (指导) 叶婧萱 (学生) ![]() 章瑞智:我们聚焦杭州非遗工艺——南宋官窑青瓷,创作了这本融合手工技艺展示与非遗传承叙事的绘本。作品是《细品匠心:杭州非遗工艺美术手工技艺文化系列绘本》的成果之一,同时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项目式教学+产业服务”实践探索。 叶婧萱:去年夏天,我参观了浙江省博物馆和南宋官窑青瓷博物馆。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南宋官窑青瓷的历史故事、价值内涵。展柜里的青瓷线条流畅、样子雅致,就像大自然和人智慧的结合。透过这些作品,我仿佛能看到八百年前,那些匠人们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条件下,全凭双手和智慧创造的精美艺术品的情景,我的内心充满了敬佩。于是,我便萌生了以南宋官窑青瓷作为创作主题的想法。 ![]() 一开始构思时,我想象过这样的画面:官窑匠人在临安凤凰山脚下,看着窑火里釉色慢慢流动,青灰色的胎骨上裂开冰纹,粉青釉色随温度变成像晨雾一样的朦胧,瓷器的样子简单却有宋人的清雅。南宋官窑青瓷有着其独特的“残缺美学”与“天人合一”的意境,这种自然造化与人工极致交融,就是我最初的灵感来源。 叶婧萱:“金猴奖”大赛鼓励创新与多元文化,为独特创意的作品提供展示窗口。我们的绘本作品融合了杭州非遗元素,希望借助“金猴奖”的文化推广力,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 ![]() 通过“金猴奖”入围作品跨界合作对接会,我们直接接触了资本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衍生品开发商),有助于推动IP商业化。在对接会中,我们通过专家点评了解行业风向与行业痛点等,为学术研究提供真实问题导向。总之,“金猴奖”不仅是竞赛,更是融入动漫产业生态的“快速通道”,其整合的资本、技术、学术资源,为团队发展提供了远超奖项本身的可持续赋能。 陈孟伟:从“金猴奖”大赛中,我捕捉到了行业新趋势。《哪吒之魔童闹海》获金奖,诸多佳作涌现,标志国漫在内容和制作上达到了新高度,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演绎更成熟,原创力量更壮大。同时,科技浪潮席卷动漫领域,AI、VR、全息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开启了“动漫 + 科技”融合发展新篇章。 ![]() “金猴奖”入围作品跨界合作对接会意向签约 今年,我懂得了如何更有效地将教学成果与市场结合:我们亟需培养具备文化力、审美力和创新力三维共生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鉴于动漫工业多环节协作特性,我们还需要培养人才兼具跨领域协同意识与破界创新能力。他们要能与不同岗位人员高效配合,还要保持创新思维,敢于在题材、表现形式、传播路径上突破常规,为产业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动能。 ![]() 章瑞智:《瓷忆宋华》团队斩获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潜力奖漫画后迎来新契机,有明晰的作品孵化计划,我们未来将全力投入创作《瓷忆宋华》系列的全新作品。从商业角度,在“金猴奖”入围作品跨界合作对接会推动下,将围绕以南宋官窑青瓷为主题的该绘本展开深度开发。团队凭借作品独特宋韵文化元素与杭州地域特色吸引观众,拓展IP版图,让《瓷忆宋华》从绘本成长为多元化文化IP。 ![]() 未来,团队希望可以增设AI辅助动漫创作体验区,让创作者感受并学习用AI工具提升创作效率、丰富形式,为传统绘本创作注入新活力,还希望能举办“动漫+非遗”深度融合论坛,探讨深挖非遗题材创作维度,探索以动漫语言实现传统文化当代表达。同时,设立跨行业创意碰撞工作坊,邀动漫、科技、文旅等不同领域人士参与,为动漫多元开发提供新思路。 |
2025年07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