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 中国国际动漫节>动漫产业新闻

这位杭籍大师的漫画作品,在香港展出!

8月22日上午,“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巡回展览”在香港会展中心启幕。


杭州籍美术大师叶浅予《战时重庆》《逃出香港》等系列漫画为主要内容的“艺魂丹心 铁线救国——叶浅予抗战漫画作品展”作为独立板块纳入本次展览。

01

从画笔到枪杆

叶浅予艺术铁线撼香江


作为香港特区政府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重点项目,展览以近400米展板、570张图片、近5万字资料,结合沉浸式影像与珍贵实物,带现场观众重回烽火岁月。


作为本次展览的独立单元,“艺魂丹心 铁线救国——叶浅予抗战漫画作品展”一直颇受关注。这位从富春江畔走出的艺术巨匠,以70余幅亲历战火淬炼的珍贵作品,为香港市民铺开了一幅用画笔刻录的民族记忆长卷。



《逃出香港》组图以20幅连环漫画的叙事张力,再现1941年香港沦陷时民众的逃亡历程——断裂的城墙、仓皇却坚毅的身影、暗夜中摇曳的灯火,流畅而遒劲的线条勾勒出惊心动魄的时代图景,让不少观众驻足凝视,低声感叹“仿佛能听见画里的风雨声”。


《战时重庆》则以细腻笔触描绘抗战时期的后方生活:街头募捐的小贩、缝补军装的妇人、墙上醒目的抗日标语,平凡人物的坚守与热血跃然纸上。


除了漫画作品外,展览上还循环播出了视频《百年巨匠——叶浅予》中的抗战情节。镜头中,叶浅予在抗战时期辗转多地的创作历程与历史影像交织,让观众更直观地理解“为何他的画笔能成为‘无形的枪’。”

02

从桐庐到香港

烽火长卷引发两岸共鸣


开幕式当天,叶浅予用漫画重塑的抗战记忆,引起了不少香港市民的共鸣。


一位香港市民表示,他一直非常喜爱叶浅予的作品,听说此次举办了他的展览,特意赶来参观。“之前也看过一些叶浅予先生的漫画,但是今天才知道,原来叶浅予先生还画了这么多抗战漫画,太让人感觉震撼了。”



“本次展览让香港市民从艺术中读懂历史,从历史中凝聚情感,这正是巡展想要传递的核心价值——铭记历史,是为了让和平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桐庐叶浅予艺术馆馆长表示。


展览现场,除了珍贵的图片资料,更设有众多互动环节,吸引大量观众积极参与。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9日。主展结束后,还将深入全港十八区及部分大中小学校进行巡展,让抗战精神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和青少年的学习课堂。


叶浅予简介


图片
图片


叶浅予(1907年3月1日—1995年5月8日),原名叶纶绮,笔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庐人,是中国著名的漫画家、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凭借自身的秉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孜孜探求,融中西之长而别开蹊径,自立面目,创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成为一代宗师。曾任北平艺专教授、国画系主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等职。


叶浅予出生于浙江桐庐,早年家境贫寒,但自幼酷爱绘画。他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参与抗日宣传,用漫画作为武器,揭露侵略者的罪行,鼓舞民众士气。他在中国漫画、速写和国画领域均有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他的艺术生涯经历了从漫画到国画的转变,尤其在人物画方面成就斐然,形成了独特的“浅予风格”。


除了艺术创作,叶浅予还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躬身现代美术教育四十余年,建立了一套中国画教学体系,先后培养出范曾、刘大为等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叶浅予与家乡桐庐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晚年致力于家乡的文化建设,多次回到桐庐,创作了大量以富春江为主题的作品,如《富春山居新图》和《富春人物画谱》。他还捐赠了大量个人珍藏的书画作品和藏书给家乡,为桐庐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纪念叶浅予,桐庐县建立了叶浅予艺术馆,致力于收藏叶浅予的作品及相关文物资料,向公众展示叶浅予的艺术成就。


眼下,叶浅予艺术馆内正在举办“巨匠回眸—纪念叶浅予先生逝世三十周年艺术展”,本次展览分为:漫画春秋、墨舞飞线、丹青传神、家乡印记四个板块,将叶浅予的艺术创作生涯、献给家乡的礼物以及他的创作图文资料做了系统全面的展示。


桐庐发布  2025年0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