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经济”还能火多久 |
近日,“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运营数据。公告显示,该季度泡泡玛特整体零售收入同比增长65%-70%,各渠道业绩实现稳步增长。截至发稿,泡泡玛特每股报收36.2港元,涨幅达6.47%,总市值507亿港元。但较2021年2月17日盘中触达的107.418港元,股价下跌了66.3%。作为近几年崛起的盲盒经济的龙头企业,泡泡玛特备受95后、00后等Z世代关注,但与此同时,社会上对于“盲盒经济”价格虚高、质量瑕疵、二手炒作、“割韭菜”“智商税”等问题也时有诟病,盲盒的热火能烧多久呢? 一问:“潮玩第一股”靠啥逆势增长?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来到了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天环广场,泡泡玛特的店面位置非常显眼,记者发现,店铺里人声鼎沸,一群年轻人在挑选盲盒,他们时不时还拿起盲盒摇一摇,听听里面的声音来猜测是否是心仪的隐藏款。柜台上摆放的盲盒品类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单个售价从几十到近百元不等,其中泡泡玛特的独家IP Molly备受热捧。一位在挑选商品的中学生告诉记者,身边的好朋友和同学都会收集盲盒,她自己很喜欢Molly和一些动漫人物,所以买了不同主题来收藏。据工作人员介绍,节假日的时候,店里的生意都还不错,顾客主要是年轻人为主。 由于拥有众多Z世代的拥趸,在疫情反复的大背景下,泡泡玛特依旧实现业绩稳增。 从各渠道业绩具体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其零售店收入同比增长75%-80%;抽盒机收入同比增长115%-120%;电商平台及其他线上平台同比增长65%-70%,其中天猫旗舰店增长60%-65%,京东旗舰店增长105%-110%。机器人商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0%;批发及其他渠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30%。此外,在不久前披露的2021年业绩公告中,其2021年总营收为44.91亿元,同比增长78.7%;经调整后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69.6%。 艾媒咨询方面认为,盲盒里面通常装的多为动漫、影视IP形象实体,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并多以系列推出。但由于有些产品盒子上没有标注,消费者只有购买打开后才知道抽中的产品,所以命名为“盲盒”。这种不确定的刺激造就了盲盒的吸引力,成为年轻人娱乐、交流、交换以及购买的载体,并成为用户社交传播的热点话题,因而盲盒兼具惊喜和社交属性。此外,盲盒还具有精神慰藉和收藏等属性。盲盒具备的属性之多使之超越了休闲玩具的范畴,占据着年轻群体的惊喜经济、孤独经济、社交经济等。 二问:盲盒消费为何吸引基金大佬? 盲盒新消费的现象也引起了公募基金的注意。4月22日,“公募一哥”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在管的4只基金都发布了2022年一季报。值得一提的是,张坤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泡泡玛特获得大幅度加仓并挺进前十。从张坤的持股信息来看,泡泡玛特首次出现在易方达亚洲精选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持股比例单季度增加87.5%。人们不禁会问,张坤到底看中了其什么呢? 有盲盒交易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十大热门IP”排行榜单中,来自泡泡玛特的IP占据了7席,合计交易份额超过50%。中信建投证券传媒首席分析师杨艾莉认为,从赛道层面来看,市场需求及潮玩行业规模本身仍在快速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行业市场规模345亿,同比增长39%,其中最主要的盲盒品类规模为97亿,同比高增83%。而且第二增长曲线逐渐清晰,泡泡玛特在海外加大自营门店开设,直接触达海外用户。记者了解到,4月22日,泡泡玛特大洋洲首店在新西兰正式开业。此前1月,其英国伦敦店开业。据悉,目前其位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地的门店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三问:“盲盒经济”背后是“韭菜生意”? 虽然从数据来看,成绩单还不错,但是,泡泡玛特火热的背后,盲盒也遭到不少诟病。比如,价值做工只有30元的一个产品,在盲盒二手市场能炒到七八百元。今年央视315晚会就批评称,今年年初,肯德基、泡泡玛特联合推出盲盒套餐,要想集齐整套玩偶,至少需要购买6份套餐,而其中稀有隐藏款出现概率是1:72。有人不惜一次性斥资10494元购买106份套餐。 中消协还为此发文称,肯德基作为食品经营者,利用限量款盲盒销售手段,诱导并纵容消费者不理性超量购买食品套餐,有悖公序良俗和法律精神。 被曝光后,泡泡玛特回应称,已经在第一时对业务进行调整,在未来与食品行业的授权合作中,全部暂停定制盲盒业务,以杜绝可能的食品浪费。 而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天津泡泡玛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因不正当有奖销售被罚款5万元。不久前,该公司因促销没有公示奖品的获得概率和奖品数量,还被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 此外,盲盒隐藏款的开箱玩法令消费者上瘾。有消费者坦言抽到隐藏款的概率非常低,但还是不惜投入重金购买。有观点认为,盲盒产品带有“博彩”性质,一些价格虚高的产品带有“割韭菜”嫌疑,不少青少年群体交了很高的“智商税”。 中国消费者协会还指出,一些不法商家利用盲盒销售临期商品或假冒伪劣产品,以珍藏、稀有、限量等名义诱导未成年人冲动消费,商家拒不承担盲盒商品的售后责任等问题。 监管层也注意到了盲盒市场的乱象。今年一月,上海市率先出台了《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而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销售盲盒商品时,应通过销售现场询问或网络身份识别等线上线下联合方式,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
羊城晚报 2022年05月07日 |